强化生态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ESG框架中的核心实践,是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一环。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区域主要集中在T3航站楼、卫星厅及飞行控制区等,其中飞行控制区面积为939.5万平方米,主要涉及鸟类保护。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与安全保障有机结合,积极开展草地管理、引鸟生物防治等研究和鸟击防范新技术应用。
公司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依托野生动物智能管理系统和鸟击防范创新工作室,开展机场生态防鸟技术研究与应用。遵循生态治理理念,深入开展鸟情与生态调研,加大对飞行区内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公司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不仅局限于机场内部,还扩展至周边地区,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以增强海洋生物多样性。通过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场运营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公司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将绿色发展融入建设、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减少对生态环境扰动,相关要求已纳入公司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中予以落实,努力打造绿色机场示范。实施绿色机场建设,卫星厅采用节能设计,玻璃幕墙表面覆盖遮阳构件,能实现节能和建筑艺术的平衡。此外,机坪所有助航灯光灯具均采用高光强、低能耗的LED光源;遵循绿色施工,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强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强化绿色运营,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全面实施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管理推进能源节约利用;严禁建设运营中的树木砍伐,强化飞行控制区土地植被保护。未来,公司将坚持致力于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