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4-10-11

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深化绿色机场建设。

一、气候治理及环境管理

公司建立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组成的三级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董事长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筹推进气候治理相关工作,强化气候风险管理,多措并举缓解公司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促进公司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公司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组织管理与职责、生态文明体系管理、生态保护与节能降碳、生态文化、统计监测与报告、生态文明考核等内容。

公司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将气候管理相关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因工作不力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公司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2007年,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首次获得认证证书,认证范围包含母公司与各子公司,至今运行良好,相关体系认证对公司环境管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成效较为显著。2023年,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20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50001:2018顺利通过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2020-2023年,公司均未出现过因环境违规而受到处罚的现象,未支付过与环境或生态问题有关的任何重大罚款。

二、能源管理

公司实行资源总量和强度管理,每年制定能源消耗总量目标和强度目标,并进一步明确碳排放目标和排放强度目标。2023年,公司不可再生能源总消耗量目标为不超过17,000兆瓦时。公司设定的减排目标为:截至2025年底,公司单位旅客吞吐量能耗较2020年下降6.73%,不高于4.16吨标准煤/万人次。

公司积极开展温室气体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的核算与核查,公司能耗总量及碳排放等相关数据均通过了第三方机构能源审计和碳核查等第三方鉴证。公司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方面实行分级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月统计分析能源消耗情况,每季度监督并发布温室气体减排情况。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从员工差旅及通勤入手逐步收集统计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

公司持续推动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积极响应打赢蓝天保卫战相关行动,通过引入新能源车辆、加强车辆尾气治理、推进APU替代设施应用等措施,有效降低碳排放。公司还通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监督审核、照明节能改造、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等系列节能减排措施,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公司加强物理气候风险适应,主要包括提升场区防洪排涝安全水平、加强场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各类设施设备和系统的防潮抗涝能力、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淘汰老旧燃油设备、强化应急管理等,确保公司运营的连续性、安全性,不断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公司积极关注绿色金融,购买了针对极端天气事件的保险产品以转移风险,采用纯电动车辆、节能照明灯具、智慧照明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产品来提高能效和应对极端天气。公司实施碳核查,为纳入碳交易市场做好准备。此外,公司积极争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降低转型成本,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机场。

三、应对气候风险

公司根据相关可持续发展分类框架梳理统计业务活动相关数据。中欧《共同分类目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欧盟等参与发起的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IPSF)分类目录工作组编制和发布,包含了中欧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共同认可的多项对减缓气候变化有重大贡献的低碳经济活动,“低碳机场基础设施”是其中之一。公司每年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工作,相关统计数据如下:

1 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表     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

年度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

2020

4,030.86

107,337.01

2021

4,488.04

127,173.81

2022

3,275.13

142,281.54

2023

3,687.91

143,907.05


注:2020年-2023年度电力碳因子采用深圳标准0.9489tCO2/MWh进行计算。

2  2023年度公司符合可持续性分类标准的业务活动数据表

收入

(万元)

资本支出

(万元)

运营支出

(万元)

总数(公司2023年度收入/资本支出/运营支出)

416,471.83

58,983.02

371,818.26

符合可持续性分类标准的相关业务活动数据占总数的百分比

1.4%

7.3%

0.5%


注:1.公司涉及的“低碳机场基础设施”主要为充电桩及桥载设备。

2.“符合可持续性分类标准的相关业务活动数据占总数的百分比”即公司与“低碳机场基础设施”业务活动相关的比重。

深圳机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面临春季的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夏季的暴雨、雷暴、台风;秋季的秋旱,以及冬季的寒潮、低温等气候风险。公司积极关注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运营以及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政策变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转变等转型风险机遇。持续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能力,评估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对机场基础设施的影响,利用TCFD建议,识别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并将其纳入内外部环境风险管理之中,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新产品等绿色新技术的应用等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风险。

我们很高兴收到您的反馈!

感谢您提供反馈!

我们非常感谢您的时间和努力,帮助我们更好地为您服务。